竹林精舍及王舍城北門遠景

王舍城  古名Rajagrha,原意為「王之居所」,距離西南方的菩提迦耶(Bodhigaya)約90公里,距離西北方的巴特那(Patna)約100公里,是佛陀時代恆河以南強盛的摩揭陀國(Magadha)的首都。由於摩揭陀國頻婆娑羅(Bimbisara)國王的睿智虔恭,使得當時的王舍城成為其國城境內僧團遊化講學、修行安居的理想之所。

佛陀一生中在此講經說法有十數個雨季之久,足跡遍佈王舍城。佛教僧伽們的第一座精舍即位於此城內,早期重要的入室弟子;如舍利弗、目犍連、大迦葉等,均於王舍城內皈依,此外, 佛陀入滅後的第一次經典結集,亦在城郊山中的七葉窟中。

   靈鷲山峰頂遠景

靈鷲山上山階道

靈鷲山精舍遺跡-佛說無量壽經處

靈鷲山峰頂説法臺

 

靈鷲山  是佛陀在王舍城結夏安居期間,除了竹林精舍外,另一個恆常居住與說法的地方,在經典中常以「耆闍崛山」稱謂。靈鷲山的名稱來源說法不一,有人說是由於山上常有鷲鳥棲息而得名,另有一說是因為山上有一塊形狀酷似鷲鳥頭的奇岩而以此稱呼。亦為佛為諸菩薩開示《妙法蓮花經》等一乘法理之處。

說法台  是笈多王朝時期的僧院遺跡,是為紀念佛陀而建,雖然這裡並不是群山最高之巔,但卻擁有最撼動人心的視野。

   

BACK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NEXT